相信很多人看過一部 1997 年義大利電影「美麗人生」(Life Is Beautiful),這部由羅貝托‧貝尼尼 (Roberto Benigni) 自導自演的影片,當年在坎城及奧斯卡獎都有不少斬獲,也創下很好的票房成績。
「美麗人生」對一般大眾而言,算是很好看的電影。但對個人而言,此電影純粹是屬於異性戀式烏托邦童話,過度美化的劇情走向,讓我感覺很不真實。
「派翠克,一歲半?」這部瑞典電影,儘管時空背景及劇情迥然不同,但導演艾拉‧雷姆哈根 (Ella Lemhagen) 的創作意圖,卻讓我在觀賞完此片後有此聯想。嗯,美麗的童話不該只是異性戀者的專利,誰說同志間就不能擁有呢?
雖然這部電影結局很圓滿,劇情也有點理想化;但導演適時加入了許多現實的元素,使得整部電影不至於脫離社會現況,讓觀眾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。 而瑞典算是極少數既承認同性婚姻,且允許同志領養小孩的國家,正好讓本片有了現實面的立足點。
Sven (Torkel Petersson 飾) 和 Goran (Gustaf Skarsgård 飾) 這對已結婚的同志伴侶,在搬入新社區之後,也著手進行領養小孩的手續。由於同志伴侶領養小孩的困難性,加上社福機構無意間的錯誤作業 (將領養年紀從 1.5 誤植為 15) ,於是 Patrik (Tom Ljungman 飾) 這個 15 歲的叛逆青少年,陰錯陽差地來到了這個家庭之中。
Goran 由一開始的失望,逐漸發現 Patrik 的優點,並開始接納他。Patrik 也從極度抗拒及誤解中走出,與 Goran 之間建立了信賴關係。但 Sven 卻與 Patrik 始終衝突不斷,導致 Goran 面臨兩難局面。由於兩者無共識,Sven 決定搬離與 Goran 分居。不過也因此,Goran 與 Patrik 兩者慢慢培養出父子般的深厚情誼,儘管 Patrik 始終沒有正面承認。
有趣的是,Sven 的前妻似乎站在 Goran 這一方,而 Sven 與前妻所生的女兒,也與 Patrik 變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Patrik 後來鼓勵 Goran 與 Sven 重修舊好,而 Sven 也很戲劇性的重回Goran 的懷抱。眼見三人組成的家庭慢慢步入正軌,Patrik 卻被迫必須離開,前往另一個「正常」的認養家庭中生活。
當然,導演是不會讓觀眾有缺憾的。她畢竟給我們一個很圓滿的結局,可說是皆大歡喜。嗯,如同我先前所說,劇情確實蠻理想化的;但身為觀眾的自己,還是很樂於見到這樣的發展。
不過編劇並非如此天真,他究竟傳達了許多現實上的阻力。整個社區的排斥及歧視,一些人的誤解及偏見,都讓我們認知到同志家庭在當今社會上的困境。倒是個人比較訝異的是,即使是同志平權先驅國家之一的瑞典,同志在日常生活還是遭受到很大的挑戰。哎,連瑞典都這樣,更別談同志在其他國家的處境了!
或許如此,導演更加要讓觀眾相信,同志家庭生活也可以是很美滿的!
此外,在女性導演更多細膩的角度呈現之下,「派翠克,一歲半?」的確讓觀影者有不少感到溫馨又莞爾的片段。電影最後一幕尤其經典,如此全家和樂融融的景象,相信是所有人所嚮往的美麗人生吧!
眉批:無論是異性戀或是同志,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;儘管婚姻關係及撫養小孩,並不一定是同志美滿生活的保證。但人人生而平等,選擇的權利是不容用任何理由被剝奪的!也期盼台灣版的 "Patrik, Age 1.5" 能早日成為事實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