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過卡通只是一種表現的形式,對象其實是很廣泛的,並不是只限於兒童觀賞。而許多卡通影片藉由動畫的型態,訴求觀眾也會包括成年人。(例如最近很紅的「海綿寶寶」SpongeBob,其無厘頭式的幽默,應該是成年人才更能體會吧…)
「狼與羊」這部電影,有人說這一部動畫版的「斷背山」,意指這是同志情節相關的卡通。嗯,以情節而言,其實與「斷背山」沒甚麼太多關連;但其暗喻的同志情誼,的確洋溢了整部電影。
當然有人會說,這只是部分人們的過分解讀。「狼與羊」只是個很單純的卡通電影,用意是在描寫友情的珍貴及自身本性的衝突,電影呈現的是一種「友愛」的精神,是值得兒童及青少年效法的對象。(還真有不少人在 Blog 內如此描寫…)
呵呵,我不能說這是錯的。有此觀後感的人士,我只能說您還真是「天真無邪」,具有孩童般的純潔心靈;要不然您可能生活在烏托邦裡,心靈已經昇華至凡人之上。 J
不好意思,並不是我故意嘲諷,而是劇中關於「友情」及雙方互動的描寫,實已超過個人的認知。我覺得,應該要以「愛情」視之,才會符合劇中真正要表達的精神。本片改編自日本繪本作家木村裕一所創作的「狼與羊」系列作品,據說是日本學校指定讀本,人氣很高。我不知作者原意為何,無意褻瀆他的作品 (對一些衛道人士而言)。說真的,當初在看到此片預告的一些片段時,自己就已經感受到很濃厚的同性情誼;而在觀賞此片之後,更完全印證了我的感覺。
要歌頌「友情」的方式很多。而本片藉由山羊「羊咩」及野狼「卡滋」兩個屬於不同種族,甚至是天敵的角色展開的秘密情誼,突破種族藩籬及身分的認同,所達成的真摯「友情」的確令人動容。但是劇中「羊咩」及「卡滋」之間的親密互動,要是換成兩個不同種族的男性演員擔任…。咳,應該沒有觀眾會認為這只是「友情」了吧! J
嘻,這就是動畫的好處。擬人化的動物角色僅管有人性,但在可愛的卡通包裝之下,的確可以表現出天真無邪,老少咸宜的一面。
根據個人的看法,本片是集合多部電影的精神於一身。電影主軸像是動畫版的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,純潔無汙染的氛圍像是「真善美」(The Sound of Music),而尋找一個世外桃源(翡翠森林)的想法則有如「綠野仙蹤」(The Wizard of Oz) 中膾炙人口的主題曲 "Over the Rainbow"。
本片的英文片名為 "Stormy Night",直接點出了劇中的起始點,也是「羊咩」及「卡滋」邂逅的開端。在暴風雨的黑暗之中,雖然不識彼此的外表,但因為生長背景及個性契合,而一見如故。兩者不因外在條件而預設立場,反而有機會洞悉彼此的內心。這也點醒了許多現代人的速食交友觀,僅憑第一印象或外表決定,卻從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對方內在的優點。
劇中「卡滋」首先要面對自身天人交戰的掙扎,那就是要將「羊咩」視為食物,或是一個可以交往的朋友。這就很像一個尚未完成自我認同的同志,必須先認同自身的性向,才能真正接受同性別之間的愛情。
而當「羊咩」及「卡滋」各自面對原族群的巨大壓力,必須在出賣對方與忠於朋友之間作抉擇時,兩者還是選擇認同自我,一起跳入滾滾洪流之中。寧願冒著犧牲生命的危險,也要維護彼此的情誼,這樣的珍貴情操實屬少見。這就好像同志在面對社會上的傳統價值,及親友同儕的排擠之下,仍能堅持彼此的真愛,儘管會有眾多困難必須克服。
兩者為了到達理想中的「翡翠森林」,必須穿越積雪覆蓋的山頭;而為了保護「羊咩」,「卡滋」不惜與追殺他們的狼群奮戰,自身反被雪崩埋沒,並造成其短暫失憶。無論如何,影片還是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結局。經過千辛萬苦,兩者終能完成初衷,在遠離塵囂的淨土裡欣賞月圓,並永遠生活在一起!嗯,有情人終成眷屬,總是好事一樁。
以上解讀純屬個人看法,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,但這卻是我最直接的感受,並非刻意穿鑿附會。
看完此片,心中浮現一個很美的夢想。或許有一天,也會有這樣一個「卡滋」,與我一起掙脫社會上世俗枷鎖,克服各種險阻,一起攜手到達屬於我們的「翡翠森林」!
眉批:觀賞一部如此清新的動畫電影,心中不須有太多的預設立場及成見。就讓自己回歸最初的單純,用心去感受,那就足夠了!每個人的感受或許迥異,但無須懷疑自己的解讀正確與否。但若只以膚淺的兒童卡通視之,可能就會忽略其更深的涵意,殊為可惜。
全站熱搜